• 回到顶部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快评丨博兴高标准农田旁的危废填埋场,监管不能 “填埋” 责任

2025-05-27 18:12
浏览量:0
据陕西广播电视报西西新闻报道,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兴福镇,一处本应是农业生产典范的 “高标准农田” 区域,却暗藏着令人触目惊心的环境隐患。据村民反映,兴李村西南方向的 20 余亩土地,沦为固废危废露天填埋场长达八年,与生机勃勃的麦田近在咫尺,宛如一颗毒瘤,侵蚀着周边的生态环境。

据陕西广播电视报西西新闻报道,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兴福镇,一处本应是农业生产典范的 “高标准农田” 区域,却暗藏着令人触目惊心的环境隐患。据村民反映,兴李村西南方向的 20 余亩土地,沦为固废危废露天填埋场长达八年,与生机勃勃的麦田近在咫尺,宛如一颗毒瘤,侵蚀着周边的生态环境。

当记者踏入这片区域,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惊。大坑内固废危废堆积如山,已填埋近三分之二,部分边界与麦田、土路持平。空药瓶、黄色岩棉等废弃物肆意侵占路面与麦田,其中扫码可查的 “XX 炔螨特” 空药瓶,作为有毒的复合杀螨剂包装,本应妥善处理,如今却随意散落,一旦其中残留物质渗入土壤、流入水源,对周边生态系统、农作物乃至居民健康,都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危害。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填埋场不远处,矗立着 “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 石碑,这一极具讽刺意味的场景,凸显了现实与规划之间的巨大反差。村民透露,该填埋场运营多年,虽曾有铁门管控运输车辆,但如今垃圾仍在源源不断地增加。从 5 月 6 日到 5 月 27 日,短短二十余天,填埋场不仅没有得到整治,甚至处理方式令人大跌眼镜 —— 用挖掘机挖土直接覆盖未经处理的固废危废,而后平整,可即便如此,仍有新的垃圾堆在不断出现。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肩负着打击涉固体废物污染违法行为的重任。然而,面对村民反映,兴福镇党委书记联系未果,滨州市环保局仅简单回应 “去了解情况” 后便没了下文。如此消极的应对态度,让监管职责形同虚设,也让这片污染区域愈发失控。

此类事件并非个例,在多地都曾出现垃圾违法倾倒、污染环境的乱象。垃圾倾倒乱象丛生,危害不容小觑 —— 危废垃圾无序堆放,可能带来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进而危害公众健康与安全;建筑垃圾随意倾倒,扬散的粉尘可能污染空气;违法 “成本” 低、整改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能形成负面激励效应,让垃圾处置更加无序混乱;各类垃圾侵占永久良田,不利于粮食安全。究其根源,一方面是部分企业、个人受利益驱使,罔顾法律法规,肆意妄为;另一方面,监管部门的失职渎职、执法不力,无疑是在为这些违法行为 “大开绿灯”,审批流程的漏洞让非法填埋场得以长期存在,日常巡查的缺失导致污染问题持续恶化,面对群众举报的不作为更是寒了民心。

博兴县兴福镇的这处危废填埋场,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公然挑战,也是对监管体系的无情拷问。相关部门必须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开展全面调查,彻查垃圾来源、运输链条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勾结,依法严惩涉事企业与个人;同时,制定科学有效的清理整治方案,对已填埋的固废危废妥善处理,修复受损的土壤与生态;更要以此为契机,全面审视监管漏洞,强化日常巡查、严格审批流程、畅通举报渠道,建立起长效监管机制,避免类似问题再次上演。

守护生态环境,是政府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更是对民众承诺的践行。绝不能让监管的缺位,成为破坏环境的帮凶,唯有以铁腕执法、高效监管,才能守住绿水青山,护住群众的美好家园。

 

推荐话题

更多 >>

热门排行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