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顶部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推荐话题

更多 >>
  • 商品期货来了场降温及时雨 多个品种深度回调

    随着热门品种持续回调,国内期货市场整体降温趋势明显。7月31日,玻璃、硅铁触及跌停,焦煤封跌停板;三大光伏产业链品种也深度调整,此前较强势的多晶硅遭遇多头资金大撤退,主力合约一度逼近跌停。

    0 2025-08-02
  • 工行首倡整治 “内卷式” 竞争 银行业 “反内卷” 浪潮来袭

    在银行业 “内卷” 现象愈演愈烈之际,中国工商银行率先亮剑。7 月 30 日召开的 2025 年党建暨年中经营管理工作会议上,该行明确将 “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 列为下半年重点任务,成为首家在年中会议上公开提出系统性反内卷策略的国有大行。这一表态不仅延续了年初反对 “价格战” 的政策基调,更标志着银行业规范竞争秩序的行动进入新阶段。

    3 2025-08-01
  • 营销翻车!洋河光瓶酒卖爆,"劲敌"今世缘急了

    7月29日,一张海报在白酒圈内流传。

      海报底色是淡淡的水蓝色,叠加一抹深蓝河水蜿蜒而过。这是洋河经典的蓝色调,上方配文“一河纳百川,苏酒天地宽;心向大海,不数浪花;专心做好自己,其他交给时间”。

    2 2025-08-01

热门排行

更多 >>
    • 商品期货来了场降温及时雨 多个品种深度回调

      随着热门品种持续回调,国内期货市场整体降温趋势明显。7月31日,玻璃、硅铁触及跌停,焦煤封跌停板;三大光伏产业链品种也深度调整,此前较强势的多晶硅遭遇多头资金大撤退,主力合约一度逼近跌停。

      0 2025-08-02
    • 工行首倡整治 “内卷式” 竞争 银行业 “反内卷” 浪潮来袭

      在银行业 “内卷” 现象愈演愈烈之际,中国工商银行率先亮剑。7 月 30 日召开的 2025 年党建暨年中经营管理工作会议上,该行明确将 “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 列为下半年重点任务,成为首家在年中会议上公开提出系统性反内卷策略的国有大行。这一表态不仅延续了年初反对 “价格战” 的政策基调,更标志着银行业规范竞争秩序的行动进入新阶段。

      3 2025-08-01
    • “翻倍基”扎堆医药赛道

      在年内大盘整体上涨的背景下,部分权益类基金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公开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共有23只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的年内收益率实现翻倍,其中有七成为医药相关基金。若拉长时间至近一年来看,则有多达134只“翻倍基”,其中,医药相关基金占比超四成,收益率最高超160%。展望后市,业内人士仍看好创新药等细分方向,但也有观点提醒需注意短期回调可能带来的风险。

      9 2025-07-31
    • 2025《财富》500 强银保榜:国寿登顶,农行跃升

      近日,《财富》 2025 年世界 500 强排行榜,中国共有 9 家银行和 7 家保险公司上榜,数量稳居全球前列。其中,6 家银保机构跻身世界前 100 强,展现出中国金融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强劲实力。然而,榜单背后的排名变化折射出行业转型的深层逻辑 —— 银行整体承压与险企结构性调整并存,新会计准则与绿色金融政策成为影响格局的关键变量。

      7 2025-07-30
    • 山东明东非标定融逾期引维权 新成立城投关联企业触碰监管红线

      近日,一则投资者网上讨债信息引发关注。

      网民陈某某称,其 2024 年 7 月认购的山东明东城市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山东明东”)非标定融产品到期未兑付,涉及本金 10 万元。这款约定年化预期收益 8.5%、期限 12 个月的产品,背后是一家成立不足 3 个月即开展融资的城投关联企业,其运作模式涉嫌违反国家对城投非标融资的严监管政策。

      21 2025-07-15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警惕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陷阱

      7 月 10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重要风险提示,直指当前网络贷款领域虚假宣传乱象。监管部门明确指出,部分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不实承诺、隐瞒成本等手段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严重威胁公众财产安全。对此,监管总局强调将强化全链条治理,同时呼吁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避免落入 “金融陷阱”。

      6 2025-07-11
    • 个人冒充商户可随意开通POS机 拉卡拉审核漏洞为信用卡违规套现“开绿灯”

      一台巴掌大的POS机,几张信用卡,百万元资金便可在指尖流转腾挪。

        正如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在拉卡拉(29.430, 0.24, 0.82%)POS机门店内所见:个人用户虚假注册为商户、激活POS机、插入信用卡、输入支付密码,“滴”的一声,信用额度便成为了个人储蓄账户里的现金。短短几秒钟,本应锚定消费的金融活水,变成可肆意涌入非授权领域的暗流。

      12 2025-07-11
    • 专项债发力清欠:4.4 万亿额度助地方政府偿还企业账款

      近期,地方政府化解企业账款拖欠问题迎来突破性进展。作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重要举措,4.4 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券首次被纳入清欠工具箱,湖南、云南、广西等多省份已率先启动相关资金拨付,定向清偿历史遗留的企业账款。这一创新性安排,正为受困于 “三角债” 的企业送来 “及时雨”。

      15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