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起舞五千亿:湖北银行资产狂飙背后的资本迷局与监管困局
文| 木鱼
来源|财富独角兽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纵深推进的浪潮中,湖北银行作为中部地区唯一一家省级法人银行,正经历着从区域性城商行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型的关键跃迁,成功实现上市更被视为其中的关键一环。
只是在湖北银行启动上市流程后便波折不断,虽然在风波中,湖北银行保持了盈利的持续上涨,但同时该行在资产质量、资本充足性、股权结构稳定性、合规性等方面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剧,该行披露的财务数据更是多次被质疑。
对于湖北银行来说,当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净息差收窄挤压盈利空间,区域经济分化加剧竞争态势,作为承载"服务政府、服务中小、服务民生"使命的地方法人银行,又该怎样书写生存与发展答卷?
01
盈利上涨背后的资产质量承压
湖北银行诞生于我国从高速增长阶段向结构调整转型的过渡阶段,是湖北省进行金融改革的一次勇敢尝试,彼时,湖北省内的多家城商行面临着规模相对较小,以及资金实力、业务拓展、抗风险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性。
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满足对金融服务更加多元化和规模化的需求,湖北省想要打造了一个更具实力和影响力的金融平台来为湖北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中小企业发展等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金融支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湖北银行应运而生。
2010年初,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原宜昌、襄阳、荆州、黄石、孝感五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基础上,采取新设合并的方式组建湖北银行。经原中国银监会批准,2011年2月27日,湖北银行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武汉。
成立后的湖北银行不负众望,仅用一年时间就使资产规模就从580.50亿元涨至1022.79亿元,突破千亿大关,此后,更是用5年时间跨入2000亿行行列,用3年时间突破3000亿资产大关,花费2年时间进入4000亿行“俱乐部”,并在2024年一季度成为5000亿大行,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湖北银行资产规模累计5032.70亿元。
除了资产规模的高速增长,湖北银行自成立以来的14年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也少有下滑,持续保持着波动上涨态势。2023年,湖北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7.21亿元,同比增长8.77%;实现净利润24.68亿元,同比增长14.48%;2024年前三季度,湖北银行实现净利润20.89亿元,同比增长11.71%。
截自湖北银行2024年三季度报告
但近几年随着湖北银行上市进程的启动,高速发展掩盖下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暴露,在湖北银行2024年年报发布之前,我们可以从该行此前发布的财务数据一探究竟。
虽然湖北银行的近年来整体的盈利状况良好,但其在金融投资方面却长期存在投入—收益剪刀差,并且在金融资产配置方面表现出对高风险资产的偏爱,长此以往,难免会对整体的营业收入产生不利影响。
自湖北银行采用新金融工具准则以来,金融资产在资产配置中的占比虽然不断压降,但比例持续在30%以上。2021年末至2023年末,湖北银行的金融资产总额分别为1287.05亿元、1402.82亿元、1531.77亿元,占同年资产总额比重分别为37%、34.76%、33.24%。
但相应的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合计在营业收入的占比却远不及投入,2021年至2023年的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合计分别为8.50亿元、8.75亿元、16.2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11.08%、9.79%、16.76%,远不及金融资产在资产中的占比。
截自湖北银行2023年年报
并且就2023年来看,湖北银行的金融资产中,高风险资产占比不低。截至2023年末,在湖北银行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基金、信托及资管计划、抵债股权、其他非上市股权等高风险资产占交易性金融资产至少56%,而在债权投资中,企业债、信托及资管计划、债权融资计划等风险较高的资产占债权投资资产至少26%。
对此,联合资信表示,湖北银行投资资产中仍存在一定比例的存量信托及资产管理计划投资,相关资产信用风险状况及资金回收情况需关注。
总体而言,湖北银行是在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压降信托计划规模的,金融投资整体风险可控,更令人担忧的是该行在资产质量方面面临的高风险。
虽然近年来湖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下降,但这更多是贷款规模增速稀释的结果,从该行的不良贷款金额、贷款减值准备、信用减值准备和拨备覆盖率来看,其资产质量并未得到实质上的改善。
截至2023年末,湖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96%,较2022年末减少0.0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51.22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19.29%;计提贷款减值准备余额115.30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25.03%;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2.98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5.35%;拨备覆盖率225.12%,较2022年末增加10.34个百分点。
湖北银行的资产质量难以得到实质性改善的原因之一与其贷款的集中度风险过高有关。2023年,湖北银行的贷款投放在客户集中度和行业风险暴露方面均有上升趋势。
截至2023年末,湖北银行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为7.42%,较上年末增加1.1个百分点;最大十家单一借款人集中度35.53%,较上年末增加2.28个百分点;非同业单一客户贷款余额占资本净额比例7.42%,较上年末增加1.1个百分点;非同业单一客户风险暴露占一级资本净额比例9.18%,较上年末增加1.36个百分点;非同业集团客户风险暴露占一级资本净额比例12.66%,较上年末增加1.22个百分点;各项非同业客户风险暴露指标距离监管红线仅一步之遥。
截自湖北银行2023年年报
此外,湖北银行在2023年对关联客户的全部授信额度更是接近一级资本半数。截至2023年末,该行与关联方的授信类交易扣除保证金后余额162.90亿元,占一级资本47.91%。而湖北银行2023年的关联客户中,存在高违约风险对象。
截至2023年末,在湖北银行的关联客户中,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综合授信额度11亿元,黄石市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有担保合作额度5亿元,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这两家公司均已成为被执行人,不知湖北银行对这两家公司的授信情况是否发生变化。
此外,湖北银行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同样偏高。截至2023年末,该行的公司贷款占贷款总额79.81%,其中,63%的公司贷款被投放于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制造业,房地产业五大行业,并且相较2022年,湖北银行在五个行业的投放规模均有增长。
其中,湖北银行在建筑业贷款余额334.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1.47%;在房地产业有贷款余额193.8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29%;制造业贷款余额209.6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3.63%;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有贷款余额300.5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50%;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有贷款余额265.40亿元,较上年增加11.95%。
对此,联合资信表示,考虑到湖北银行部分贷款展期,且贷款投向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占比相对较高,该部分贷款的资产质量变化情况需关注。
但从2024年的不良情况来看,湖北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可能并未有明显改善。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湖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95%,较2023年末减少0.0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58.08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3.40%;贷款损失准备余额135.50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7.51%。
02
资本艰难支撑扩张,合规风险阴影不散
银行规模的高速扩张和资产质量的下行压力都对湖北银行的资本实力造成极大消耗,外加盈利能力相对较弱,导致湖北银行的资本充足性持续处于低位。截至2023年末,湖北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71%,一级资本充足率9.87%,资本充足率12.35%,均低于同期行业均值。
对此,湖北银行也不断加大外部资本补充力度,2024年,湖北银行发行了一期规模30亿元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此外,在12月,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增资扩股方案的批复,后续将增资扩股最多不超过18亿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湖北银行在2024年计划发行同业存单总额度800亿元,但实际发行额度1361.2亿元,超出计划发行额度70.15%,间接反映了该行巨大的资本补充压力。但即便在大力补充资本,湖北银行的资本充足性仍然难有提升。
截自湖北银行2025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湖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12.15%,较2023年末减少0.2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9.82%,较2023年末减少0.05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03%,较2023年末减少0.68个百分点。
因此,上市融资成为湖北银行能够有效提升资本实力的最优渠道,但该行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在湖北银行筹备上市阶段,该行连续发生多起前高管被查,年度重要财务数据不对应的情况,多番利空消息后,湖北银行的上市申请在2023年3月被受理后就未有进展,不过从2023年年报中看出湖北银行依然在积极备战中,只是,该行目前存在的诸多合规性风险依然让其上市之路前途未卜。
2022年,湖北银行的前董事长陈大林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随后,2023年,该行前行长段银弟同样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在此期间,湖北银行因净利润、资产总额、不良贷款率等多项数据在招股说明书、年报和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中不对应而被多家媒体质疑。
截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
对于数据质疑,湖北银行曾回应,营业收入、净利润和资产总额的数据差异是因为作为非上市银行,在编制2019年和2020年度报告时,不需要适用新金融工具准则。2022年,在启动首发上市后,根据中国证监会申报要求,拟上市银行应参照上市企业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为此,在编制招股说明书时,对2019年度及2020年度原始财务报表中的相关财务报表科目进行了重新分类与重新计量,因而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编制的招股说明书与以往披露的年度报告在2019年及2020年的财务数据上产生了差异。
对于不良贷款率的数据差异,湖北银行曾回应称,媒体报道在分析湖北银行年报数据时,采用的均是“本行口径”的财务数据。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则是“集团口径”的财务数据。
而对于同业存单与年报差异的质疑,湖北银行官方在回复湖北日报旗下的极目新闻时曾表示:“此次涉及到的两份报表数据不一致,年度报告采用的是经审计后的财务报表编制的,是包含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该披露口径已在年度报告进行了说明。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中的财务数据采用的是审计前监管报表数据。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是在年度报告中根据会计准则和监管要求,纳入了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增加了风险分类和损益等方面的审计调整事项,从而导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相关指标出现差异。”
而湖北银行的回应难以令人完全信服,因为无论是在年报还是在招股说明书中,湖北银行在说明不良贷款率时都是以“本行”口吻进行阐述,并未出现“本集团”叙述字样。其次,新金融工具准则涉及利润计算和资产分类,但在湖北银行的年报和招股说明书中,薪酬数据同样出现了不对应情况。
在招股说明书中,湖北银行2019年至2021年,关键管理人员薪酬分别为1177.4万元,1072.8万元,1277.4万元;但在2019年年报中,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本年发生额为568.49万元;在2020年年报中,2019年和2020年的关键管理人员薪酬分别为1206.1万元和1095.9亿元;而在2021年年报中,2020年和2021年的关键管理人员薪酬分别为1381.3万元和1198.3万元;2022年年报的该项数据与招股说明书一致,由此看来,该行关键管理人员的具体薪酬数目依然成谜。
截自湖北银行官网公告
此外,湖北银行董监高的超期任职和兼职情况同样严重。
据2023年年报,湖北银行董事会秘书尹银火是在2015年上任的,目前湖北银行官网未有其辞职公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也没有关于湖北银行董事会秘书的任职核准公告,据此推算,尹银火在湖北银行任职已将近10年。
此外,在湖北银行目前的董监高中有6位同时在包括湖北银行的4家以上机构任职。其中,非执行董事彭光伟至少同时在15家机构任职,独立董事郑春美至少同时在6家机构任职,并且在郑春美担任独立董事的机构中已经包含4家上市公司。
总体来看,盈利中的湖北银行并非高枕无忧,诸多目前依然存在诸多对其持续性发展的考验,对于这家承载着荆楚大地金融梦想的区域银行而言,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
谁的“公共利益”:人民煤矿之殇
垄茶高速从人民煤矿矿区穿过。(南方周末记者翟星理|摄)
汪尤香的生活困在了2009年:一条“突如其来”的高速公路,让她陷入一场长达16年的维权漩涡。
那一年,垄茶高速(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界化垄至茶陵段)修到了汪尤香承包的煤矿矿区,东西走向的道路将整个矿区一分为二,经营状况良好的煤矿暂时停产。넶0 2025-04-25 -
快评丨庆云“文旅古镇” 变身 “卖房小镇”,谁来为此买单?
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一边是数十栋仿古建筑空空荡荡,商铺毛坯房状态搁置;另一边却是售楼中心热闹非凡,房产销售政策频出。山东庆云县祥云人文古镇,这个本应承载地方文旅振兴梦想的项目,却陷入了 “地产化” 的泥沼,引发广泛关注与深思。
넶4 2025-04-24 -
为上市“砍掉”3亿元募资,天富龙主板IPO成功过会,内控问题仍被关注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再生循环产业迎来政策红利期,然而作为国内再生涤纶短纤维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扬州天富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富龙”)一波三折的IPO征途并不平静,多种问题引发市场关注。
넶7 2025-04-24
- 2025-04-25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3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