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披违规、业绩爆雷、股东套现,“假发大王”瑞贝卡深陷多重危机
近日,“假发大王”瑞贝卡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这家老牌上市公司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合规危机。作为资本市场的“生命线”,信息披露制度在瑞贝卡这里却屡屡失守。从业绩预告延迟披露到5.38亿元资金异常调整,再到控股股东高质押减持套现,一系列问题接连爆发。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公司2024年创下上市25年来首次年度亏损,净利润暴跌超10倍,而2025年一季度的短暂回暖难掩经营隐忧。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瑞贝卡能否渡过这场信任危机,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年内被监管两次点名后再被立案,
长期隐瞒巨额非经营性资金往来
面对此次立案,瑞贝卡在公告中回应称,在证监会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将全力配合监管机构的调查工作,并承诺依法依规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公司未在公告中明确说明被立案调查的具体事由,但根据监管部门“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定性表述,市场分析人士普遍推测,这可能与公司此前未及时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的违规行为存在关联。这一推测也与公司近期连续收到监管警示函的情况相吻合。
监管档案显示,这家发制品龙头企业自2025年初便陷入持续性信披违规漩涡。4月28日河南证监局专项检查揭露出系统性违规问题。2019-2023年期间不仅长期隐匿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累计涉及金额超5亿元,还存在存货减值计提不足、内幕信息管理失控等多项违规事实。
值得关注的是,在5月24日宣称完成整改后仅10天,公司又因2024年业绩预告披露滞后再收罚单,这种“整改期间新增违规”的罕见情形,将公司治理失效问题暴露无遗。中喜会计师事务所的专项核查更揭示惊人细节2022-2023年财报存在5.38亿元货币资金“蒸发”变更为其他应收款的异常调整,该笔巨额资金流向与关联方占用的高度疑似性,已然触及上市公司资金安全的底线。 而货币资金“消失”转为应收款,可能通过虚构交易、资金拆借等方式掩盖真实流向,存在财务造假风险。
面对董事长郑文青等核心管理层接连被采取监管措施的情况,市场不禁质疑:究竟是内控机制全面瘫痪,还是存在更深层次的治理顽疾?而这笔资金是否通过隐蔽渠道流向关联方?是否用于利益输送?还需待证监会调查最终结论。
存货高企“埋雷”,短期回暖难掩颓势
瑞贝卡作为中国发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业绩表现呈现明显的波动与下滑趋势。
2019-2021年期间,瑞贝卡尚能维持相对稳定的营收规模,年均收入保持在15亿元左右。然而2024年瑞贝卡业绩呈现“增收不增利”的异常现象。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1%至12.39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出现近11倍的巨额亏损,达1.18亿元,这是公司上市25年来首度年度亏损。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季度单季亏损1.28亿元,几乎抵消了前三季度的全部盈利。
通过财务数据深度剖析,瑞贝卡的盈利能力更是不容乐观。截至2023年末,公司存货规模高达32.34亿元,占总资产的65%,但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仅为3.65%,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种激进的会计处理人为抬高了当期利润,而2024年集中计提导致业绩爆雷。除此之外,公司应收账款持续恶化。公司应收账款周转效率持续下降,周转天数从2021年的19.28天延长至2024年的31.07天,明显高于同业水平,反映出资金回笼能力正在弱化。最被人诟病的是公司激增的营销费用,在 2024年“一飞冲天”62%,但销售转化率未能同步提升,致使销售净利率由2021年的3.8%断崖式下跌至-9.5%。
值得注意的是,瑞贝卡在2025年第一季度出现了短期业绩回暖的迹象,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11.26%;净利润636.06万元,同比增长18.59%。然而,这种改善能否持续仍有待观察,因为一季度通常并非假发行业的销售旺季,且同比增长的基数相对较低。从环比角度看,2025年一季度营收较2024年四季度下降17.06%,而净利润环比增长104.99%,这种反差更可能是季节性因素和成本控制的结果,而非经营根本性好转的信号。
股东质押近70%股份后套现2.17亿
在被监管点名前,瑞贝卡2025年4月10日公告披露,控股股东质押率高达69.98%,其持有公司股份累计质押2.2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88%。
瑞贝卡控股股东高质押率与近期减持套现行为折射出公司深层次的财务与治理危机,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暴露了控股股东自身的资金链压力,更引发市场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稳定性及信息披露合规性的强烈质疑。此次股权转让以6.18%的持股比例套现2.17亿元,在质押率已近70%的背景下,实为股东层面的流动性自救,却进一步削弱了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持股比例由28.4%降至22.22%的临界点可能触发控制权隐患。监管立案调查标志着公司长期积累的信息披露瑕疵、业绩爆雷与大股东财务问题进入监管视野,投资者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陡增。
如今,这家有着“假发第一股”之称的老牌上市公司,正遭遇其登陆资本市场22年来最严重的合规危机。监管部门的最终调查结果,将成为影响企业能否挽回投资者信心的关键转折点。当前形势对公司而言无异于一场生死攸关的信任保卫战,调查结论不仅关乎短期股价走势,更将决定企业未来在资本市场的生存空间。
记者已就公司高质押率与减持行为背后的资金状况、信息披露违规具体事项、立案调查进展及应对措施等问题向瑞贝卡发函问询,截至发稿,未获得公司正式回应。(大众新闻·风口财经)
-
险资上半年持仓曝光:加仓 49 亿股,青睐银行、钢铁、电信股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险资截至二季度末的持仓情况也浮出水面。
9 月 2 日,有媒体记者据数据统计发现,截至二季度末,保险公司共重仓了 731 只股票,合计持仓 926.99 亿股,相较一季度末加仓了 49.24 亿股,主要加仓方向为高股息的银行股、钢铁股、电信股等。넶0 2025-09-05 -
日照国资拟退出日照心脏病医院,“IPO钉子户”沪鸽口腔隐身其后
9月1日,日照城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国济医疗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国济医疗”)发布公告,欲将日照心脏病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日照心脏病医院”)6.2%股权以222.41万元价格公开转让。
넶0 2025-09-05 -
10 家上市股份行上半年成绩单出炉,7 家营收下滑
近日,10 家上市股份行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披露完毕。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这 10 家股份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7774.2 亿元,同比下降超 2%;归母净利润达 2781.25 亿元,同比微增 0.3%。
넶4 2025-09-04
- 2025-09-05
- 2025-09-05
- 2025-09-04
- 2025-09-03
- 2025-09-03
- 2025-09-02
- 2025-09-01
-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