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顶部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千万元级罚单频现 金融监管“长牙带刺”持续深入

2025-02-14 10:18
浏览量:0
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规范是业内老生常谈的问题,虽然近几年在监管部门要求下,理财公司的信息披露合规意识逐渐增强,且在信息披露渠道、业绩展现等方面有所改善,但部分机构仍然存在择优披露、底层资产穿透不符合要求等情况。

  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规范是业内老生常谈的问题,虽然近几年在监管部门要求下,理财公司的信息披露合规意识逐渐增强,且在信息披露渠道、业绩展现等方面有所改善,但部分机构仍然存在择优披露、底层资产穿透不符合要求等情况。

     2025年以来,金融强监管严监管态势不减,“长牙带刺”继续深入,大额罚单频现。截至2月13日,今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已披露1000余张罚单,罚没金额合计超3.5亿元。其中,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规范、贷后管理不到位、贷款“三查”不尽职等违法违规行为是监管部门处罚的重点。

  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强监管、严监管态势将延续,金融机构须依据法律法规完善内部制度建设,规范合规部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并充分利用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强化内部监督管理。

  大额罚单频现

  2025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强监管贯彻力度继续加码,千万元级、百万元级大额罚单频现。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今年以来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已披露罚单超1000张,罚没金额合计超3.5亿元,涉及银行、理财、保险等机构及相关个人。

  金融监管总局2月8日披露的最新一期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列表显示,人保财险、泰康在线等机构均被罚没超千万元。

  1月27日,央行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农业银行(5.150, -0.01, -0.19%)、光大银行(3.760, -0.01, -0.27%)、民生银行(4.150, -0.02, -0.48%)、恒丰银行均因违反银行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等行为被处罚,多名相关责任人被罚,罚没金额合计近1亿元。同日,浙商银行(2.880, -0.01, -0.35%)上海分行因小微企业划型不准确、信贷业务不规范经营等问题,被上海金融监管局罚款1680万元。

  百万元级的罚单更多。据记者统计,截至2月13日,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已发布近50张罚款金额逾百万元的银行业罚单。其中,中国工商银行(6.940, -0.02, -0.29%)私人银行部因股权投资母基金业务未制定管理制度、未按规定程序选聘金融服务合作机构等问题被罚款950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以来,金融强监管严监管态势不减,彰显金融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向记者表示:“金融严监管持续推进,近期对金融机构及其相关责任人的处罚,能够规范金融机构和相关人员的行为,有助于推进金融机构合规经营,也可进一步压实相关人员的责任,从而稳定金融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信披、贷款是重灾区

  从被处罚金融机构的违规违法行为来看,信息披露不规范、贷款“三查”未尽职、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行业顽疾是监管部门处罚的重点。

  “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规范是业内老问题,虽然近几年在监管部门要求下,理财公司的信息披露合规意识逐渐增强,且在信息披露渠道、业绩展现等方面有所改善,但部分机构仍然存在择优披露、底层资产穿透不符合要求等情况。”某国有大行个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对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要求明显趋严。2024年,多家银行及银行理财公司因信息披露不规范受到监管部门处罚,罚款金额合计超3000万元。

  除信披问题外,贷款业务也是监管部门处罚的“重灾区”。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今年以来在监管部门已披露的银行业罚单中,有一半罚单指向违规贷款业务,涉及违规发放贷款、贷款“三查”不严、贷款资金被挪用等问题。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记者:“信贷业务是银行核心业务之一,贷款业务笔数多、流程长,容易触及合规方面的问题。监管部门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有助于银行树立审慎经营理念,依法合规开展业务,有效防控信用风险。”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不仅加大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也成为常态。据记者统计,截至2月13日,今年以来已有500余名从业人员受到监管部门处罚,其中不乏高级管理人员。例如,1月15日,曲靖金融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曲靖市麒麟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因贷款管理严重不审慎等问题,被责令改正,并处以100万元罚款。该机构时任理事长王石所、时任主任亚所华,均被终身取消银行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被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

  完善合规建设

  分析人士认为,金融监管部门近期开出多张大额罚单,再次表明金融强监管、严监管将延续。落实金融监管“长牙带刺”,关键是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深入实施“五大监管”。

  近期,各地金融监管局陆续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北京、山西等地金融监管局均在会上强调,有序有效防风险,持之以恒强监管,全力以赴促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广东金融监管局强调,坚持一严到底,打好强监管严监管持久战。

  娄飞鹏认为,金融机构应依据法律法规完善内部制度建设,规范合规部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做好合规方面的教育培训,并充分利用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强化内部监督管理,以便更好地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为加强合规管理、防范风险,多家金融机构设立首席合规官一职。例如,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消息显示,华夏银行(7.300, -0.05, -0.68%)首席合规官杨宏任职资格获核准。

  董希淼建议,下一步,在强调金融监管全覆盖的同时,监管部门还可加强协同。比如,加强“央地协同”,提高地方金融监管效能;加强金融监管部门和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等的协同配合,提高风险处置责任效能,严厉打击金融腐败和犯罪等。(中国证券报)

 

推荐话题

更多 >>
  • 联芸科技2024年财报:AIoT及传输芯片业务增速高于数据存储 境外市场同比增长28%

    联芸科技(41.800, -1.52, -3.51%)刚刚披露的 2024年财报显示,实现营收11.74亿元,同比增长13.55%;归母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增长126.0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0.44亿元,同比增长41.92%。

    0 2025-04-17
  • 敦煌网在美国突然爆火,中国跨境电商应用霸榜美区App Store

    近日,一款中国跨境电商应用在美国市场引发了轰动。短短两天内,其在美国的下载量激增近十倍,迅速攀升至 iOS 应用商店美区排行榜的免费应用榜第二位,仅次于大名鼎鼎的 ChatGPT。在美区购物类应用的免费榜单上,该应用更是一举登顶,成为美国消费者的新宠。令人惊叹的是,该应用榜的前三位均被中国应用包揽,淘宝网紧随其后位居第二,SHEIN 则位列第三。

    11 2025-04-16
  • 中证报:货币政策储备充足 该出手时必出手

    2025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展现出“张弛有度”的一面。尽管尚未实施降准降息,但央行通过精准滴灌的结构性工具与灵活适度的流动性管理,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持。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基础上,保留了应对超预期挑战的政策空间,未来该出手时必出手。

    9 2025-04-16

热门排行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