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顶部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快评丨郏县 “纸上产业园”:7300 万专项债空转,监管为何失守?

2025-07-10 21:45
浏览量:0
河南郏县铸铁锅产业园项目的荒诞剧情,正在撕开地方专项债券管理的一道裂口 ——据债券风云报道,2023 年 1 月获批的 7300 万元专项债券,对应的项目本应在 2024 年 9 月完工,如今却只剩路边一块鸟瞰图展板和圈起的空地支着蓝色铁皮围挡,围挡后 "连一块砖头都没有"。专项债券作为纳入预算管理的 "金边债券",竟成了去向成谜的 "糊涂账",这不仅是对财政资金的浪费,更触碰了专项债管理的红线。

河南郏县铸铁锅产业园项目的荒诞剧情,正在撕开地方专项债券管理的一道裂口 ——据债券风云报道,2023 年 1 月获批的 7300 万元专项债券,对应的项目本应在 2024 年 9 月完工,如今却只剩路边一块鸟瞰图展板和圈起的空地支着蓝色铁皮围挡,围挡后 "连一块砖头都没有"。专项债券作为纳入预算管理的 "金边债券",竟成了去向成谜的 "糊涂账",这不仅是对财政资金的浪费,更触碰了专项债管理的红线。

专项债券自诞生起就带着 "项目收益自平衡" 的基因,其核心规则是 "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根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专项债资金必须用于约定的项目建设,严禁截留、挤占、挪用,且项目需按进度推进,确保资金使用效率。郏县这个项目,2022 年 10 月就宣称开工,2023 年 1 月拿到 7300 万债券资金,到 2025 年仍未实质动工,完全背离了 "开工即有投入、投入即见进展" 的基本要求。

更值得警惕的是项目的 "虚假立项" 嫌疑。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规划用地 213.75 亩,总投资近亿元,却片瓦未建,这意味着项目前期论证可能存在严重缺陷 —— 是为了套取债券资金仓促包装的 "纸面项目",还是立项后因决策失误、利益纠葛导致停滞?无论哪种情况,7300 万专项债在两年间 "沉睡",本身就是对财政纪律的公然漠视。

近年来,财政部三令五申 "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专项债作为合规举债渠道,其管理堪称 "史上最严":从项目申报时的 "穿透式审核",到资金使用中的 "动态监控",再到竣工后的 "绩效评价",形成了全流程监管链条。但郏县项目的现状表明,这些监管环节可能存在 "纸上谈兵"—— 债券资金拨付后,谁来跟踪项目进度?资金趴在账上未使用,为何没有预警机制?这些问号的背后,是监管责任的悬空。

7300 万专项债的 "沉睡",绝非简单的 "钱没花出去"。对地方财政而言,这笔资金需要支付利息(按 2023 年专项债平均利率 3.05% 计算,两年利息约 438 万元),相当于纳税人在为一个烂尾项目 "买单"。更严重的是,专项债额度是有限的,全国每年 4 万多亿的额度,本应用于真正急需资金的民生工程、产业项目,郏县这样的 "僵尸项目" 占用额度,必然挤压其他地区的合理需求。

对市场主体而言,这种 "套取资金" 的行为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当地真正从事铸铁锅生产的中小企业,可能正面临融资难、升级慢的困境,而本应用于产业升级的专项债资金,却在空地上 "晒太阳"。这种资源错配,不仅拖慢了地方产业转型的脚步,更让企业对政府的项目规划、资金使用失去信任 —— 当 "产业园" 沦为圈钱的幌子,谁还敢相信地方政府的招商承诺?

更深层的影响在于公信力的透支。专项债的信用基础是政府信用,投资者之所以愿意购买,是相信政府能管好、用好这笔钱,并通过项目收益偿还。郏县项目的烂尾和资金去向成谜,无疑在动摇这种信任。如果连 "专款专用" 都做不到,公众有理由质疑:还有多少专项债项目在 "虚报进度"" 挪用资金 "?这种质疑一旦扩散,可能引发市场对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的担忧,进而推高融资成本,形成恶性循环。

郏县项目的暴露,应成为专项债管理改革的契机。要杜绝 "钱等项目"" 项目烂尾 ",必须从三个层面扎紧制度笼子:

其一,强化 "项目跟着需求走" 的立项逻辑。当前部分地方存在 "为发债而找项目" 的倾向,导致一批 "凑数项目" 进入债券池。应建立项目 "全生命周期" 筛选机制,对产业类项目,要求提供详细的市场调研、可行性报告、投资回报测算,引入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估,杜绝 "拍脑袋" 立项。像郏县铸铁锅产业园这类产业项目,还需结合当地产业基础(如是否有成熟的铸铁锅企业集群、市场需求是否真实存在)严格把关,避免 "无产业基础的产业园" 浪费资源。

其二,打通 "资金 - 项目 - 监管" 的闭环。建议借鉴 "国债资金管理模式",对专项债资金实行 "按进度拨付"—— 项目完成多少工程量,才拨付相应比例资金,而非一次性全额到位。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 "债券资金跟踪系统",实时关联项目进度、资金支付、工程验收等数据,一旦出现 "资金拨付超进度"" 项目停滞 3 个月以上 " 等情况,自动触发预警,由财政、审计部门介入核查。

其三,严肃问责机制,让 "躺平者" 付出代价。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挪用、套取专项债资金,相关责任人可被追责,构成犯罪的需承担刑事责任。郏县项目的 7300 万资金去向,必须彻查:是趴在财政专户未动,还是被挪用至其他项目?是决策失误导致项目搁置,还是存在利益输送?只有查清责任链条,对失职者严肃处理,才能形成 "不敢乱花钱" 的震慑。

专项债是地方发展的 "助推器",而非 "唐僧肉"。郏县铸铁锅产业园的空地上,那块孤零零的鸟瞰图展板,应当成为一面镜子 —— 照见地方治理中的短板,也照见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的迫切性。唯有守住 "专款专用"" 绩效优先 " 的底线,才能让专项债真正服务于发展,赢得公众信任。

 

推荐话题

更多 >>
  • 商品期货来了场降温及时雨 多个品种深度回调

    随着热门品种持续回调,国内期货市场整体降温趋势明显。7月31日,玻璃、硅铁触及跌停,焦煤封跌停板;三大光伏产业链品种也深度调整,此前较强势的多晶硅遭遇多头资金大撤退,主力合约一度逼近跌停。

    0 2025-08-02
  • 工行首倡整治 “内卷式” 竞争 银行业 “反内卷” 浪潮来袭

    在银行业 “内卷” 现象愈演愈烈之际,中国工商银行率先亮剑。7 月 30 日召开的 2025 年党建暨年中经营管理工作会议上,该行明确将 “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 列为下半年重点任务,成为首家在年中会议上公开提出系统性反内卷策略的国有大行。这一表态不仅延续了年初反对 “价格战” 的政策基调,更标志着银行业规范竞争秩序的行动进入新阶段。

    3 2025-08-01
  • 营销翻车!洋河光瓶酒卖爆,"劲敌"今世缘急了

    7月29日,一张海报在白酒圈内流传。

      海报底色是淡淡的水蓝色,叠加一抹深蓝河水蜿蜒而过。这是洋河经典的蓝色调,上方配文“一河纳百川,苏酒天地宽;心向大海,不数浪花;专心做好自己,其他交给时间”。

    2 2025-08-01

热门排行

更多 >>